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dybzwz.com
们这种覆
盖了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全科质的学校。并不是那么的常见。
当年,似乎是趁着地价还便宜,政府加上几家的大地主合作,把这个当时算
得上是城郊位置的学校给建设起来了。不过后来的经济发展,学校也就逐渐逐渐
地被容纳到了市区了。不过也是好几 十年前的事了,具体的陈年旧事我也不是
很清楚。
当然,作为一所 教育机构,自然不可能是把教学楼、宿舍、实验楼这样的设
施当成拼图、积木一样简单的堆叠起来就了事的。
校园里为了互不干扰,是分成了好几个园区。比如说,小学就是独立的一个
校区,分布在离得我们高中校区相隔了一条街道的地方,由于根本没有为小学生
提供宿舍,所以其实就是由几个教学楼加上围墙围成的场组成的。比较简单没
什么好提的。
而初中、高中的部门则是在一起的,有四个门。勉勉强强要描述的话,那就
是以南方的正大门进来,先要经过一个花圃,然后两边的道路可以通往各自的教
学楼,生活区(主要指食堂、小卖部),学生宿舍区。而实验楼外加上仓库,则
是在学校比较偏角的位置,大概是担心存放的东西的安全的缘故吧。
东边的大门靠外的,则是综合楼,里面大部分是作为老师、校长的办公区来
使用。
而西边场旁的建筑,则是容纳了各个社团的像是 公寓一样的楼房。
当然,这只是简要概括。并不完全准确,比如说,由于规划的原因,低年级
的教室也有可能划分了一部分到高年级的教学楼。以及文学质的社团的活动室,
在教学楼里拐角的那种隔间小教室之类的。
这么说起来的话,其实也就是比其他的学校相对大一点,也并不是多特殊。
考虑到学校的各个区域其实都是由各种各样四通八达的 小路组成的,只要是
知道方位,怎么走都能到达。
只是,明坂委员长走的 小路,明显已经越过了我们班级所在的教学楼,而是
往着更深的里面走去。那个位置,有点接近实验楼。考虑到一大早是不会安排实
验的,所以那里其实目前一般不会有在。
对了,那边的区域以前是有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