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汉落花流水,不得不割地纳贡求和。
屈辱的现实,使得汉更加激进和极端,他们在嘴巴上不认输,继续变本加
厉地诋毁敌,否定别的一切,私底下每个无不慷慨激扬表示要北伐,恢复
中原,皆愿为国捐躯。
但一旦面对他们中蛮夷强大的军事压力,亡国灭种的恐慌又会在全民中蔓
延,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妥协,甚至有不少变节投敌,完全将先前那份慷慨激扬
丢到爪哇国,毫无廉耻地当起汉。
在这种环境下,皆认为气节很重要,男自然不能变节投敌,则要
从一而终。
汉的观念也就由汉唐的宽容开放走入了宋以来的保守。
郭靖的母亲没有读过书,不知道什么大道理,她只是按照风俗习惯,出嫁前
听父亲的,出嫁后听丈夫的。
丈夫是抗金的义士,丈夫牺牲后,她把对丈夫的都转移到了儿子身上。
丈夫平常的行为,思想,观念,她一个不落的灌输给小郭靖。
丈夫对蛮夷的胡非常不屑,像所有激进的汉族男一样,这个老郭也是非
常抵制胡,凡是汉的,都是好的,要保持;凡是胡的,都是坏的,不能接
受。
郭母不像丈夫那样瞧不起胡,但对她来说,对错与否,只有一个标准,那
就是丈夫的判定。
既然丈夫不接受胡风俗,那她就要求儿子不能按胡风俗来。
这样,可怜的小郭靖在美好的少年时光就错过了很多美丽的蒙古少。
母亲的 教育让郭靖不要忘记民族根本,但没有黄蓉,郭靖还不见得能融入本
民族。
从本质讲,郭靖跟蒙古牧民没有太大别,敦厚,乐于助,不耍心眼,对
别毫无保留。
这使得他来到繁华的汉地,经常被一些诈的欺骗,甚至欺负。
虽然郭靖长得牛高马大,但他 一个势单力薄,在讲究血缘和宗族的汉
会,他就是落单的外地,又傻的可,在这些汉眼里,就活该被欺负。
就这样,在蒙古从没被欺负过,颇受欢迎的郭靖,到自己家乡,反而处处
受气,安不了身,如果没有遇到黄蓉,他多半还是蒙古当个牧民。
是黄蓉把这个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