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dybzwz.com
第四章比剑楚元159年冬,北地原大寒,牲畜死伤无数。
楚元160年开春之际,北方原契丹八部中居中的两部合兵一处,夺霞关(一长城关),南侵中原,攻平城(今山西大同),不遂,在平城周遭府县大掠一番,终还。
同年,平城知州兼平北军主将梁世景回京请罪,楚成宗虽未下旨治罪,梁世景仍被枢密院(后楚中央最高军事机关)其提前出兵符,所辖平北军由外戚刘腾代领。
同时,枢密院及众相再次联名上柬成宗,请求及早收回西北军主将赵起的兵符,并责其回京休养,完成正常调换(为防止武将率兵作,后楚禁军及各地府军的主将一般相隔四年要调换一次,尤其是边军,最多不能超过八年),楚成宗仍未奏准,反而特意下旨昭告天下,念靖边侯赵起护边多年有功有苦,再加一级俸禄。
后楚禁军是指正规军,全国五十余万,其中二十余万(分三路,西北军,镇北军,平北军)守北边,又被百姓称之为“边军”,十几万驻扎在京城及周边,其中驻守京城的一万余待遇最好,被百姓称之为“禁卫军”。
其余的禁军则据守中原各地要塞及沿江重镇。
另外,地方上各道各府州另设厢军,也称府军。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的边患大多都在北境,后楚正北与西北的威胁主要是来自原上的契丹各部,只是由于契丹各部多年不和,威胁并不算太大,当今后楚最大的威胁来自东北方向的辽东,那边在后楚立国同时,兴起一个燕国,由汉、渤海和真组成,建国君主为汉,与后楚保持了多年的邻好,可随着后几代君主越来越昏庸,加上真部的逐步崛起,在后燕第五代皇帝驾崩之时,真大将完颜昊趁主少国疑之际发动兵变篡夺皇位,改国号为“金”,并剑指中原,自此,后楚东北边关便时常受到金国的威胁,好在幽云十六州为后楚牢牢控制,依凭地形优势,即使在金国兵力极盛之时,也未能够打到关内。
由于幽云十六州对中原安稳极为重要,在楚成宗刚刚登基之时,随着金国的再次大举入侵,稳妥起见,楚成宗派颇擅军事的四弟康王作那里一方之将,却不料,待他这四弟镇守经营十六州多年后,再也不听调,俨然成为一方节度使。
群臣之所以屡次上柬楚成宗收回赵起兵符,也是防在西北再出现一方节度使。
转眼已是楚元160年秋。
古梁镇西,午后的阳光掠过绵延几十里的大大小小的山丘,照到一处山丘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